资讯中心

Information center

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行业标准 > 食品安全审核—洗...

资讯中心

食品安全审核—洗手消毒、工作帽、口罩、围裙和袖套

新闻来源: 日期:2022年09月08日 点击数:

食品安全审核—洗手消毒那些事 

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,每个人每只手上大约会有150种细菌。另有研究表示,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约有80万个细菌!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,食品加工企业可谓如履薄冰,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,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带来威胁。确保洗手消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最基 本的卫生操作要求。 

在工作前以及吃、喝、吸烟、使用卫生间和其它方式弄脏手之后,人员必须洗手。以下作为一些举例,但是不限于以下情形: 

*进食、喝饮料 

*从事个人活动,如吸烟、系鞋带 

*使用卫生间后 

*打喷嚏、咳嗽 

*接触面部/鼻子 

*处理脏的碗盘、器具或其他设备后。 

*处理垃圾,清理或从地面捡拾物后。 

*使用洗涤剂或化学药品后。 

*接触其他污染源后,例如电话、钱币、门把手以及脏抹布等物品。 

在食品加工企业常见的洗手消毒方法如下,建议将这些消毒方法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张贴在洗手消毒区,便于员工按照流程操作。 

第一种方式是浸泡式消毒: 

一般用 50~100PPM 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,步骤一般是:清水冲洗-皂液-清水冲洗-消毒水浸泡(30秒-60秒)-清水冲洗-吹干或擦干 

第二种常见的方式是75%的食用酒精消毒,方法如下 

清洗冲洗→皂液→清洗冲洗→干手→75酒精消毒 

以上常见洗手消毒方法,对于水温、皂液、消毒液等的要求如下: 

1、水 

GB 14881-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》要求:应在清洁作业区入口设置洗手、干手和消毒设施;如有需要,应在作业区内适当位置加设洗手 和(或)消毒设施;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其开关应为非手动式。洗手设施的水龙头数量应与同班次食品加工人员数量相匹配,必要时应设置冷热水混合器。洗手池应采用光滑、不透水、易清洁的材质制成,其设计及构造应易于清洁消毒。应在临近洗手设施的显 著位置标示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。 

中国地理区域分布较广,各地温度差异较大,尤其是冬季,如果工厂没有配备冷热水混合器可以提供温水使用的话,员工洗手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。要不就不洗了,或者即使洗手的话,也会敷衍了事。 

2、皂液(洗手液) 

食品车间使用的洗手液,公认的是需要无色无味的,虽然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,但是一些国外客户的审核标准中会有这方面的要求。 

在实际审核过程中,食品加工企业用到的洗手液主要是以下三种,超市里购买的普通洗手液,有色有味;无色无味的洗手液;或者是免洗的洗手液。如果没有强制的要求,一般是建议不要使用有色有味的洗手液。 

3、消毒液 

之前提到了两种常用的消毒方法,浸泡式消毒和酒精消毒。 

浸泡式消毒使用的是含氯消毒液,一般浓度控制在50-100ppm。企业一般是购买消毒液后,使用前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,再利用试纸或者数字仪器对浓度进行验证。根据使用人数,2-4小时需要补充或者更换消毒液,以保证持续满足浓度要求。 

酒精消毒是使用75%的食用酒精,使用酒精自动喷洒器或酒精喷壶进行喷洒使用。如果使用酒精喷壶的话,需要做好标识,并且要考虑标识可能带来的异物风险,如有些工厂使用纸质的标签做标识,标签极易破损,带来异物风险。 

4、水龙头 

水龙头分为手动式和非手动式的,根据产品加工过程中的风险分析,如产品开放区或清洁区及高清洁区,应该使用非手动式的水龙头,如自动感应式、脚踩式,肘压式等。如产品封闭区域,如成品库、包材库等风险较低的区域,可以采用手动式,需要用手开启和关闭水龙头。 

水龙头的数量到底多少合适的呢?在已经废止的《GB 14881-1994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》中提到过200人以内的企业,每10个人要有一个水龙头,每增加20个人,需要增加一个水龙头。而在现行有效的标准中,对于数量没 有明确的要求,只要求数量合适。那么企业需要根据人员数量安装数量合适的水龙头,既能满足洗手效果,也不至于花费很多时间。 

5、干手设施 

不论是浸泡式消毒抑或是酒精消毒,都需要有干手过程。常见的干手装置是以下三种:干手器、干手纸和干手毛巾。 

关于干手器,由于功率不同,干手效果也不一样。在实际审核过程中,常遇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干手效果,那么企业相关人员应该考虑,如在进车间高峰期,干手器是否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。 

另外,关于干手器的卫生问题,也是大家容易忽视的一个地方。干手器的出风口一般位于下方,使用过后里侧温度稍高,容易成为虫害滋生地。审核过程中经常遇到干手器出风口处有较多陈旧污垢没有及时清理,或者有蟑螂出现。 

如果使用干手纸,应该选用不易破损,吸水性较好的产品,如果使用普通的家庭用干手纸,在擦拭手部的过程中,纸品极易破损,可能会粘附在手上,带来异物风险。干手纸使用后需要丢弃,建议附近应该有非手动式的垃圾桶,以防止洗手消毒后,再用手去打开垃圾桶。 

消毒毛巾使用过程中,要注意已经使用的毛巾和未使用毛巾的存放和识别,以及毛巾的清洗和消毒过程,毛巾是否破损等问题。 

以上是洗手消毒流程操作方法,究竟这样的程序能够达到消毒要求吗?需要有合适的验证方法。GB14881-2013中明确规定了食品接触面的微生物监控要求,食品加工企业可以参照执行。 

在洗手消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下,未特定针对哪个企业,请勿对号入座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 

员工操作意识方面: 

员工走出车间去厕所或者抽烟,再次回到加工车间时,由于洗手消毒区没有人员监督查,员工没有洗手消毒就进入了工作岗位。 

员工在加工区域接触了废弃物或者从地上捡起东西后,没有进行洗手消毒。 

不按照洗手消毒流程操作,洗手后不烘干或者自己甩干后进入车间。 

配套设施方面 

*高清洁区入口处使用手动水龙头,冬季温度较低无温水可用。 

*浸泡式消毒不配备消毒液或者消毒液浓度不达标 

*干手器效果不佳,出风口处卫生较差,干手纸易破损 

*水龙头数量不足,员工集中上班时,不能保证所有员工有效洗手消毒 

*从大的容器里取出洗手液,放置在一些标有洗发水或者沐浴液的容器中 

*不张贴洗手流程,或展示的洗手流程与实际配备的装置不一致。 

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,普通大众谈及食品安全问题也或多或少呈现出不信任,那就从洗手消毒这个基本的食品安全与要求做起,防止病从口入。 

食品安全审核—工作帽 

我们经常可以从媒体上看到关于食品中有头发异物的投诉,将某些企业推到了风头浪尖,但是关于头发异物的投诉却是屡禁不止的。

以下几则消息是产品中有头发的投诉问题: 
食品安全法中对于食品中的异物也有明确的规定
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、食品添加剂、食品相关产品:

(六)腐败变质、油脂酸败、霉变生虫、污秽不洁、混有异物、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、食品添加剂;
如果食品加工企业发生类似投诉,可能面临的是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,让消费者对产品失去信任。当然不排除有些人是恶意投诉或者职业打假人的行为。

我在经历了240多次食品安全审核及100多次零售超市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审核过程中,头发问题仍是一个常见问题之一,以下是常出现的情况:

工作帽不能较好的将头发防护住,导致前额或后脑勺的头发裸露在外;
工作帽设计不合理,开口较大,不能较好的将头发防护住。或者工作帽本身是连体帽,但是带上连体帽后,员工不能自由的活动头颈,所以只佩一次性网帽。
而产品开放区域的员工只佩戴一次性网帽,两鬓头发容易裸露在发网外面
工作帽材质不佳,容易破损,或者有较多线头未去除。
工作帽不干净,有霉斑或污渍残留。
那么如何才能比较有效的控制发网、头罩,减少头发异物发生的可能性呢?
首先从工作帽的设计来考虑,应该使用不易脱落、不易破损、适用于食品加工企业的材质制成的工作帽。
如果使用连体帽,要保证员工穿戴好后,头颈能够自由的活动,要考虑闭合性,确保头发不易外露。
对于使用非连体帽的企业,要考虑头发外露的可能性,佩戴是否符合要求,要保证工作过程中的舒适度,而且不易出现头发外露的情况。
无论任何区域,工作帽的清洁卫生都是最基本的管控要求。
对于工作帽的佩戴,常见做法是在产品裸露的区域,防护头发时可以先佩戴一次性网帽,或者闭合性较好的帽子将头发进行初次防护,在外侧再佩戴连体帽或者其他工作帽进行二次防护,减少头发出现的可能性。
在产品封闭区域,根据风险情况,可以只使用一次性网帽或者单体帽。注意帽子卫生,以及是否完整无破损。
品质管理人员日常做好检查,发现问题分析根本原因,采取有效措施。 

食品安全审核—口罩戴对了吗? 

在每次审核更衣过程中,尤其是要进入洁净区时,口罩都是比不可少的防护装置之一。口罩主要是用来预防呼吸系统的活动,如口水、打喷嚏,防止飞沫污染食品及接触面。 

是否需要带口罩,不同标准和法规要求不一样,企业要根据自身风险来判断哪些区域要带口罩,哪些区域不带口罩。 

BRC(食品安全全球标准) 第7版7.4.2,在需要防止产品污染的情况下,企业应该给员工发放口罩 

GB 14881-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》6.6.2 :应根据食品的特点及生产工艺的要求配备专用工作服,如衣、裤、鞋靴、帽和发网等,必要时还 可配备口罩、围裙、套袖、手套等。 

《食品安全法》第三十三条: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,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,生产经营食品时,应当将手洗净,穿戴清洁的工作衣、帽等; 

对于特定行业规范,也是参考依据,如以下餐饮行业和烘焙行业对于口罩的要求: 

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第十二条: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,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,操作前应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,操作中应适时消毒。 

CCAA/CTS 0013-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烘焙食品生产企业要求》4.3.4 人员接触裸露成品时应戴口罩。 

工厂的一般做法是和产品有接触的情况员工要带口罩,例如如产品裸露区域;而在产品封闭区域,如仓库或者管道中加工的产品,可以不用带。 

口罩一般分为防尘口罩(工业上用的比较多),棉布口罩,医用一次性口罩,还有在餐饮行业比较常见的微笑口罩。 

在食品加工企业审核过程中,口罩方面常见问题有: 

佩戴口罩不规范,口罩位于鼻子下方,没有完全防护口鼻 

在同一个加工区域,有人佩戴口罩,有人不戴 

一次性口罩拆包后,在车间或更衣室里没有固定的存放处,与不洁物放在一起,如与清洁消毒化学品放在一起,或者与维修用品放在一起 

一次性口罩分发给员工,员工将拆包后的口罩与私人的物品放在一起。 

使用棉布口罩的工厂,员工自行清洗、保管口罩, 

在车间温度较低的情况下,紧贴口鼻的是一层自己的口罩(市面上常见的花色棉布口罩),外侧再带一层一次性口罩。 

针对这些规定要求,如何保证执行到位,减少交叉污染现象呢,以下建议供参考。 

1、要购买并使用透气性好的口罩,从正规厂家购买,保证质量。 

2、口罩的发放和领用由专人负责,口罩的存放要清洁卫生,防止开封后的口罩受到污染。 

3、生产过程中注意检查佩戴是否规范,是否防护住口鼻 

4、使用棉布口罩的工厂,要制定执行有效的清洗消毒规范。 

5、对员工做好日常的培训和宣讲,明确口罩佩戴和使用要求。 

食品安全审核—你关注围裙和袖套了吗? 

在一些水产品加工企业、屠宰企业、罐头制品企业等企业,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围裙和袖套,另外在一些干性制品的企业,如饼干加工企业,企业根据自身需要,也会给员工配备围裙和袖套使用。

01  法规要求 

GB14881-2013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 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》6.6.2 :应根据食品的特点及生产工艺的要求配备专用工作服,如衣、裤、鞋靴、帽和发网等,必要时还 可配备口罩、围裙、套袖、手套等。 

02  基本要求 

对于加工过程中用水较多的工厂,使用的围裙和袖套至少要满足易清洗、不易破损、防水,围裙不要有外部口袋。 

而对于干性制品的加工区域,使用的围裙和袖套也要满足不易破损、起毛起球、围裙不能有外部口袋。 

03  审核中常见问题 

围裙或袖套裂纹破损,无任何处理或者使用透明胶带将破损的地方粘一下 。

围裙的系带使用透明塑料胶带 。

员工自带花色围裙或公司统一配备围裙,但是围裙外部有口袋,里面放一些私人物品或工作物品,将一次性手套、钥匙、手机或者零食放在地面。 

袖套是员工自己购买的,材质不一,有的是灯笼绒布,易掉绒。 

袖套两头都是紧口,在袖套里藏手机,不易看出来。 

对于围裙和袖套的清洁消毒没有视为防护服管理,由员工自行控制。 

04  参考控制方法 

对于围裙和袖套的控制,以下建议供参考。 

如果使用的话,围裙和袖套都要视为防护服的一部分,制定清洁消毒要求并给员工培训。 

建议公司统一采购,材质和颜色便于统一管理,围裙不要有外部口袋。 

检查完整性,不能在围裙袖套上粘附塑料胶带,破损的防护服要及时更换处理,防止带来异物。 

围裙和袖套的存放储存环境卫生清洁,不能与个人物品放在一起。 

生产过程中检查是否在袖套里藏匿私人物品。 

执行公司规定的清洗消毒要求,并定期验证,如采用涂抹实验法 

 

返回列表

版权所有©   电话:021-38720365  38720362  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金穗路1501   沪ICP备05003386号-1 

忘记密码?马上找回→